11月22日,济宁市“文化两创 十年答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推进办主任朱湘华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并介绍文化“两创”有关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 “突破尼山片区建设,强化核心带动功能”战略的部署要求,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持规划引领,探索发展思路,推进项目建设,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样板。
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建设。接续研究实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提升配套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济宁市高质量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研究编制《尼山文化片区综合发展规划》。以指挥部(工作专班)体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台账,实行挂图作战、“红黄蓝”三色管理,确保“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完善督导推进机制,践行“一线工作法”,定期进行督导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推进建设中的瓶颈问题。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尼山大学堂、尼山讲堂、鲁源小镇等一批牵引性强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陆续实施了圣源大道、尼山宾舍、尼山环湖道路及景观提升工程(一期)、尼山水库调蓄水工程、尼山山水生态修复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不断提升了尼山文化片区的文化承载功能和基础保障能力。
精心策划开展宣传普及。组织拍摄制作了72集《邹鲁微视》、13集《孔子归来》等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视频动漫作品,组织编撰出版了《儒学三百句》《儒家五圣》丛书、《文化“两创”在基层》等书籍,策划举办了青少年“国学”大会、中学生《论语》大会等活动,挖掘整理了《尼山故事——尼山历史人文资料汇编》,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调联动加强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孟子研究院、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等高等院校、教研机构加强联系,密切协作,通过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举办文化“两创”主题培训班等各种形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转化运用。
守正创新打造示范样板。持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在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等县市区,分村庄、社区、学校、机关、企业、重点场所等不同类型,实行市县联动,指导打造了100个“看得到、可体验、能推广”的基层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同时,选取尼山文化片区、重点文化园区(基地)、规模文化企业共13家单位参加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实施创新试点“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鲁源新村、夫子洞村、龙湾湖艺术小镇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报道)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