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旅游>旅游资讯
文化济宁 何以“两创”

发布日期:2024-01-25 10:24
浏览次数: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是传统文化的沃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济宁牢记嘱托,积极推进文化“两创”,让传统文化走出学术象牙塔,走进人们的心坎里去。在茁壮成长中,济宁这座“文化之城”已然破壁出圈,现如今,有着多张闻名遐迩的“文化名片”。

第一张“儒家名片”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底蕴,而对于济宁来说,千百年来,儒家文化一直都是济宁的标志性名片。在儒家文化中,教育是培养君子品格和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然而,“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济宁,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点燃孩子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地方。走进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这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中国教育历史主题博物馆。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的建成,不仅有效盘活了旧厂房、丰富文化旅游新业态,还是文化“两创”新地标、文化交流新高地。当我们欣喜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时,还需要关注,文旅场所怎么逛,才能让年轻人“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楼阁廊舫处,纵横巷道间,轻罗小扇,纸伞徐行……转眼间,创意十足的多元业态、古朴与现代交织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漫步曲阜市鲁源小镇,情景化的体验街区、营地式的研学空间、度假式的休闲村落、链条化的文创产业,全季呈现沉浸式的旅游体验,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无穷。这是济宁文化“两创”的成果体现,却并不仅限于此。比如,“入目皆经典,步步皆风雅”的鲁源新村,青砖灰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比如,在孔子博物馆,互动性数字化展馆让文物“活”起来,触摸“东方先哲”千年文脉,全方位了解孔子的前生今世。比如,曲阜市尼山圣境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以青山为幕、秀水为台,以夜空为幕融入儒家元素,演绎出马车、论语书卷等诸多震撼画面,体验浓浓文化盛宴……如今的济宁,深耕人文沃土,谱写文化“两创”新篇,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加速融入文化发展的大潮。

第二张“运河名片”京杭大运河,贯穿古今、连通南北,是地理之河,更是文化之河。俯瞰济宁城,古运河蜿蜒流淌,宛若玉带。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展现着经久不衰的活力。古朴典雅的老建筑顺河而建,鳞次栉比的沿街商铺充满着烟火气,泛舟在河上,两岸的繁华景色尽收眼底……运河兴,则城市兴。济宁积极做好“靠水吃水”的生态旅游文章,将“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布局建设成“一河两岸、三街六巷、四馆五点”的特色文旅品牌,实现运河文化的保护性传承,让古迹古街焕发新生机。在红荷飘香、渔歌点点的南阳湖畔,看渔家婚礼、观鱼鹰表演,南北交融的渔乡风情是南阳古镇珍贵的文化遗迹,世外桃源般的古镇风情远不止这些,还得世人慢慢去“品尝”。“不逛竹竿巷,白来济宁城。”伴随元代开凿运河应运而生的竹竿巷更为古老,是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区。沿运河而生的生活方式、休闲文化如今还在民间延续着,穿过古香古色的街道,感受着这座城不老的文化印记和烟火气息。

第三张“文创名片”文创产品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也是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主要手段。当传统文化撞上现代潮流,多元文化的魅力更加凸显。近些年,济宁的文创产品频频“出圈”,放在嘴里可聆听《论语》的文创产品棒棒糖,取材自孔庙诗礼堂前的两棵千年银杏树的诗礼银杏口味的大成殿文创雪糕,儒家五常印章,曲阜孔庙立体书等等,它们“出圈”的关键在于文化资源与产品的有机结合,前者为后者提供了高附加值。好的文创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元素堆砌、新奇点缀,而是审美、功能和内涵的和谐统一。此外,孔子博物馆里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囊括了服饰、文具、首饰、美妆、食品、家居、日用品等,可谓琳琅满目。不仅有以卡通夫子形象制作的文创产品,诸如“考不倒”不倒翁、卡通夫子系列文件夹等;还有孔府结绳、孔府月饼、小夜灯等;更有依照孔庙大成殿、孔府垂花门等建筑元素,开发出的斗拱模型、大成殿拼图等文创产品,处处透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济宁加快文化资源转化利用,高品质、高标准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华手造·山东手造·济宁手造”展示展销活动,主办“孔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努力打造国际范、中国风的文旅全产业链条。

第四张“文明名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济宁坚持实践导向,依托曲阜“三孔”、邹城“两孟”和嘉祥曾庙、微山县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红色文化纪念地,创新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探索运用新方法新途径,不断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干部政德教育。“礼之用,和为贵。”近年来,济宁以文化支撑作为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供给,探索出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济宁基层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善行义举四德榜”的榜样效应带动村民向善向上,“和为贵”品牌打造人民调解“济宁样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厚植诚信之基,“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等文明实践品牌有效破解“一老一小”难题,遍布济宁城乡的“传统文化大讲堂”“儒学讲堂”“尼山书院”成为倡树乡村新风的“文明礼堂”……如今的孔孟大地,时时处处氤氲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的良风美俗蔚然成风。“文化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之所以回溯来处,发掘精神的河床,最终是为了向广阔未来奔涌而去。”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济宁文化“两创”还走在探索的路上,守正创新,勇立潮头,助力文化建设掀开崭新一页,描绘新的画卷。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慧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