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学讲堂>国学资讯
泗水建设262处乡村儒学讲堂,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发布日期:2024-04-11 15:21
浏览次数:

“宋仁宗年间,江宁城内有家明源客栈,老板名叫季昌明,这一年乃是大比之年,一时间明源客栈里住满了从辖区内各地赶来的书生。这天傍晚……”3月30日,泗水县圣水峪镇东野村乡村儒学讲堂里,儒学讲师李杜勇正在讲述《心存感恩之心,身行积德从善》的故事,60余位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我们每周六上午都来听课,李老师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我们都很喜欢。来儒学讲堂听课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风正了,民风好了,村里的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也越来越多了。看着村里发生的变化,真是打心眼里高兴。”东野村村民、乡村儒学讲堂的“常客”张延英高兴地说。

2008年,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泗水县在尼山脚下的圣水峪镇建设尼山圣源书院,汇聚起一大批儒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高地,连续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面对村庄空心化、留守人员多、道德失范等问题,2013年1月,尼山圣源书院的专家学者在尼山圣源书院二楼会议室第一次开设“乡村儒学讲堂”,半个月后在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再次开课,为村民讲授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取得了不错反响,“乡村儒学讲堂”的建设在泗水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向全县铺开,“孝”“善”等儒家思想一点一滴地浸润着村风民风。

近年来,泗水县把“乡村儒学讲堂”设在村里,设在群众家门口,把儒家经典故事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把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搬上讲台,用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了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并将儒家礼孝等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用于引导乡村文明建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截至目前,泗水县在全县403个行政村(社区)建设了262处标准化乡村儒学讲堂,开课1万余场次,受众36万余人次。“乡村儒学讲堂”已成为泗水县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来源:《文化示范报》2024年4月4日C04版

作者:汪泷 通讯员 白康军 张立楠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