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旅游>旅游资讯
山东曲阜文旅融合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10-09 10:14
浏览次数:

金秋时节,山东曲阜古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万仞宫墙前,来自上海的游客李瑞平正期待着当晚的《大哉孔子》光影秀。“这是我第二次来曲阜,上次只是白天参观了‘三孔’,这次特地多住一晚,好好体验古城的夜生活。”

曾经“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一观光模式,如今已被全天候、多业态、深融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所取代。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济宁曲阜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达1365万人次,同比增长23.6%,“文旅+”战略正展现出强大的带动效应。

夜幕降临,古城曲阜焕发出别样魅力。孔庙万仞宫墙上,《大哉孔子》光影秀以现代科技手段再现孔子周游列国的宏大景象;尼山圣境夜空,数百架无人机以天为幕,拼绘出《论语》经典名句;蓼河古街游船上,游客们沉浸于“一船入圣境,一河越千年”的时空穿梭体验。

“白天欣赏世界文化遗产,夜晚感受科技赋能的文化盛宴,这样的曲阜之旅让人印象深刻。”来自河北的游客张文昌赞叹道。

在孔子博物馆,“彣彩中国”文化科技特展正在举行。这项由孔子博物馆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推出的展览,以孔子文化为精神内核,融合多项现代科技手段,全面解码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将文化背后的符号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展现在观众面前,打造了一场穿越千年的美学之旅,“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探索文明记忆的钥匙。”孔子博物馆展陈部主任上官茂峰表示。

曲阜敏锐把握文旅融合新趋势,以夜游经济为突破口,精心打造尼山、明故城、蓼河古街三大夜游片区。尼山圣境以“明礼生活方式”为内涵,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教育”沉浸式体验场景,其核心夜游项目“尼山圣秀”累计接待游客已超过350万人次,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图片

(明故城万仞宫墙常态化举行的开城仪式吸引大量游客 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明故城片区以万仞宫墙科技光影秀为核心,配合非遗展示、文创市集、民俗表演等活动,构建起多元夜间消费新业态;蓼河古街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纪实情景行浸式文化朝圣夜游项目,沿2.5公里核心水域,通过水幕秀、桥体投影等数字光影技术,生动讲述圣城与圣人的故事。

曲阜围绕“用孔府餐具、喝孔府家酒、吃孔府家宴、品孔府文化”主题,构建完整的“孔府”非遗品牌体系,通过设计开发孔府餐具、建设孔府菜博物馆、研发新品孔府家酒等措施,推动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目前,全市已认定县级非遗工坊32家,其中大庄琉璃瓦厂年产值超900万元,孔府家酒传统酿造技艺工坊年销售额达1.7亿元,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图片

(曲阜鲁源新村逐渐成为文旅休闲新目的地 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尼山镇鲁源新村以“儒学原乡·文化鲁源”为定位,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壮大民宿集群。目前全村注册民宿186家,餐饮商户30多家,带动就业1500多人,实现旅游营收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家燕归巢”计划还吸引了300余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如今,曲阜正加速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蝶变。“我来的时候做过详细攻略,上午参观三孔景区,下午去尼山体验夜游,第二天上午参观孔子博物馆,晚上去蓼河古街逛逛。如果只参观三孔,那就太可惜了。”烟台游客牛立凯说。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将曲阜作为过夜游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日游三孔、夜赏尼山、趣玩古街”成为古城新玩法,曲阜正在成为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目的地。

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孙晓伟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